大通集邮网

邮票辨伪

1.纸张

  早期邮票用纸比较混乱。古典邮票大部分用质量最好的“手抄纸”印刷,此种纸特点是韧性好,不会发黄发脆,缺点是厚度不匀,因而造成古典邮票纸质薄厚有差异。如,中国的第一套邮票就存在这种明显差别。1878年第一期发行的海关大龙邮票,是用半透明的薄纸印刷的,因此被叫作“薄纸大龙”。而1883年第三期发行的海关大龙邮票,使用的纸就厚,不透明,被称为“厚纸大龙”邮票。此后多个国家采用“机制纸”印邮票,使邮票纸张厚度的均匀性大大提高。

  分辨纸质有助于区分邮票的印刷年代或特定环境。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的“播种”邮票 是用白纸印刷的,战争期间用的是质量较差的发灰的毛纸。

  1918年,拉脱维亚共和国成立之初,没有印刷邮票的纸张,而采用德军遗留下的大量地图印刷邮票。其他的国家,也曾用到卷烟纸、食品配给证等“临时代用纸”印刷邮票。这在经济困难或战争时期比较多。

  在中国的解放区邮票中,也曾出现过类似使用代用纸印制的邮票。1942年淮南区交通总站发行无面值“稿”字邮票,是淮南报社发给通讯员用于寄递稿件及通讯的。它多数用使用过的电报纸背面。原电报纸上有铅笔写的电码数字和用钢笔写的中文译文。

  1947年东北安东印制的毛泽东、朱德像邮票(安东二版)也是使用代用纸印刷的。长期无法搞清该种邮票用什么纸张。为了弄清此问题,集邮家张文光收集了大量这次印刷的邮票。当这些邮票的背面拼在一起时,显露出一女演员的画像,还有“明星便笺”四个字,从而断定此邮票是印在明星信笺纸的反面。

  特殊环境里的特殊邮票用纸,无形中为辨别这些邮票的真实性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邮票的使用纸随着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发展而向正规化、专门化发展,和钞票一样,也使用特殊的专用纸张。印制邮票的专用纸称为邮票纸,由国家定点生产、定向使用,这种纸的特点是细洁光滑、吸墨性强、有韧性,手感柔软,耐水洗 ,平展性好。各国使用邮票纸大都具备此基本特性。

  目前,常见的伪造邮票的用纸大多是铜版纸、有光纸等。这类纸手感硬挺,纸质较脆,光滑而吸墨性差,轻微折叠就产生折痕,受潮或浸水后还会掉色。

  新中国1962年至1963年间先后发行的“梅兰芳舞台艺术”、“儿童”、“熊猫”“金丝猴”等4套无齿邮票,使用的纸张与同时发行的同图案的有齿邮票的纸张不同,前者纸质较薄,从而便于区别。只是后来发行的无齿票“麋鹿”,与有齿票图案和纸质完全一样,使伪造者易于变造。

  近代,各国为了扩大邮品的材质种类,竞相选用一些非纸质材料印制邮票。如,铝质、银质、丝绸、塑料等。

2、水印

  世界各类重要文件、有价证券和纸币大都采用带水印纸张印制,水印已成为防伪的重要手段。早期的邮票也大量使用水印纸印制。邮票的水印可以分三种:
    “单式水印”,在每枚邮票上,都有一个位置和图案相同的水印,亦称“一票一水印”。
    “复式水印”,水印图案在全张邮票上规则排列,重复出现,而每枚邮票上的水印图案位置却彼此不同。
   “全张水印”,在一整邮票上,印一个大水印图案,在每枚邮票上,只有该水印图案的一小局部。

  有些邮票目录上详细列出了水印的图案、位置和类型等资料,有的还附有图示。由于一般目录图示上的水印图案是从邮票正面观察的,集邮者多是从邮票背面观察水印。因而邮票目录上的图示水印基本都是反的。

  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邮票水印图案各不相同。如,1840年,英国发行的第一套黑便士邮票便开始用有“皇冠图”水印的纸张印制的,一直延用了20多年。1862年瑞士邮票的水印是双层的椭圆形中有一个十字。1923年至1927年捷克邮票使用的是菩提树叶图形水印,到了50年代水印则改为五角星图。苏联邮票的水印,在1921年使用V字形图案。东德邮票上的水印则是用国名缩写“DDR”字母构成。

  中国最早使用有水印的邮票是1885年清朝海关邮政发行的“海关二次云龙”邮票,俗称“小龙”票。邮票上的水印图案是中国古代的太极图。还有1894年清朝海关邮政为慈禧太后60寿辰发行的“万寿纪念”邮票,邮票的水印仍是太极图。

  早期有些造纸厂为表明售出的纸是该厂的产品,将纸张都加上厂名水印。有时使用这种带造纸厂厂名的水印纸邮票,就会出现特殊的水印。如,1895年发行的我国“台湾民主国邮票”(“独虎票”)就是印在有造纸厂厂名的水印纸上的。由于水印图不连续,所以只能在部分邮票上见到。

  民国初期的邮票一直未用水印纸印刷。后来赝品增多,邮政部门决定改用有水印纸,特在英国定制了大批的水印纸张。此纸坚韧而薄,含有民国邮徽——篆文“邮”字水印。1940年起在香港印制的孙中山像邮票中,中华版有水印票5种,大东版有水印票10种,商务版 有19种。还有1940年发行的香港版长城图航空邮票,有水印票10种,均与无水印邮票混合同时发行,情况较为复杂。    

    新中国邮票上一直无水印。1992年1月25日,中国邮票总公司发行的“壬申年”(生肖猴)特种邮票首日封,采用水印纸印制,水印图案是中国邮票总公司的徽志。这是新中国邮品首次使用有水印的纸张印制。

3、印版

  邮票是邮资凭证,方寸之地,既美观又要防伪,因此世界各国都精心设计,以提高它的水平。

  目前我国发行的邮票一般都采用雕刻、影雕、影写三种制版形式进行印制。雕刻版是经过雕刻者在钢板上的艺术加工刻出原版后制版,采用凹版印刷。其特点是墨色厚实,线条清晰,可以显出不同的层次。它的印制效果艺术性强,最能防止伪造,是印制有价证券的理想的工艺手段。

  采用雕刻、影雕印刷的邮票,其印刷效果无法用平版印刷表现出来。例如,特57“黄山风景”和T.46“庚申年(猴)”这两套邮票都是采用影雕版印刷,图案上的线条非常清晰,用手摸能够感觉得出来。而前几年出现 的这两套票的伪造票,都是用平版印制的,票面一片平滑,有经验的集邮者几乎一望便知是伪造品。

  1987年至1988年,在南京、九江等地的邮市上,甚至出现了以彩色复印机复印伪造的“黄山风景”、“金鱼”、“梅兰芳舞台艺术”邮票及“牡丹”小型张等高档紧俏邮品。这些假货的欺骗对象,主要是初集邮者。

  由于影写版、印刷技术操作简便、印刷质量效率高,生产成本较低,因此我国的邮票以影写版居多,但是这种邮票以及用胶版印刷的邮票容易被伪造团伙仿造出极逼真的赝品。再加上彩色复印机的出现,又多了一个仿造的途径。尽管邮电部门为防止仿造,在设计印制邮票时加了暗记,但这些暗记是保密的,广大集邮者仍无法用它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因此,集邮者们曾不断呼吁,多采用雕刻版印刷邮票才是防伪的上策。

  一种新发行的邮票,一旦印完规定的发行量,即停止印制,并且从此不再印刷。这是邮票区别于其他有价证券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有些国家的邮政当局也会把当年发行的邮票印版取出来翻印新邮票。例如,1864年英国邮政当局就曾再版过1840年发行的黑便士邮票。发行“再版”邮票在国际上不常见,由于受到国际集邮界的强烈反对,因此,一般情况下现在很少有哪个国家敢冒此种风险。

  1955年1月10日,邮电部决定将1949至1952年发行的24套纪念和特种邮票重新制版印刷发行。这些再版邮票每枚印量多达250万枚,是原版票印量的六七倍。由于引起国内外集邮界的种种猜测和误解,我国以后再也没有再版纪特邮票。必须指出,新中国所以要再版大批的纪念和特种邮票,完全是为了促进集邮活动的发展。解放初期,国内邮政业务不是很多,后来集邮活动也渐渐地发展起来,到了1955年1月筹备成立集邮公司时,已没有多少可供出售的储备邮品,正是为了解决新出现的集邮者收集新中国邮票的困难,邮电部作出了再版邮票的决定。为了便于邮政业务人员及集邮者区别原版和再版票的种种差异,邮电部还发布了有关文件。

  再版邮票,对缺乏经验的集邮者是很大的危险,如果辨别不出原版 、再版,就会遭受经济损失。以再版票冒充原版票也是一种赝品欺诈的行为。因此,掌握再版票的特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辨伪研究。

4、齿孔       

  邮票带齿孔,目的在于使邮票容易分开,使用方便。齿孔已成为邮票区别于其它有价凭证重要的标志之一。

  邮票的齿孔种类很多,时有变化,一些集邮票者专门收集研究图案和面值相同,但齿孔不同的邮票,这是一种重要的变体。齿孔的变异,能够帮助我们辨别出一些邮票的真伪。

  早期邮票是用落后的齿孔机打孔的,所以每次只能打出水平方向的单线齿(一排齿孔),以后经过改良的齿孔机,在水平方向的齿孔针长行上,增加了垂直方向的齿孔针短行。这样一次可打出一排邮票上边和左右两边齿孔,然后再往下移动一枚邮票的位置,打出下一排齿孔。这种打孔机械被称为梳式齿孔机。这两种齿孔机由于操作者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一张邮票上的局部漏齿或错齿。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全张齿孔机,卷筒邮票齿孔机和小型张、小本票齿孔机相继问世。这些打孔机上不会出现一张邮票(或一枚小型张)局部漏齿的现象。

  不同时期的打孔机械,在邮票上打出的齿孔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单线齿孔机在邮票四角打出的齿孔几乎都不一致,左右两边每枚邮票的齿孔位置也不完全相同。因此,邮票四角齿孔不规则,图案有时偏离,是单线齿的主要特征。梳式齿孔机打出的邮票齿孔四角和左右齿孔形状规则。根据齿孔特征可以断定邮票是采用哪一种齿孔机打的孔。分析邮票的产生年代。

  专用的打孔机配有自动套准调节设备,打出的齿孔位置很准确,孔一般都很光洁,无毛齿现象。而伪造邮票使用的齿孔机非常简陋,由于钢针大小不一,控制精度不高,往往造成齿孔错位、孔眼大小不一以及毛齿现象。有些“花纸头”、仿印票甚至使用改装的缝纫机打齿孔,打出的齿孔间距、位置、孔径等有明显的漏洞。

  齿孔的度数不仅能辨别邮票的版别、真伪,从其齿孔的光洁程度也能辨认不同的版别。例如,1885年第一期发行的海关小龙邮票,齿孔度数为12.5,被称为“细齿小龙”,因用旧式打孔机打孔,所以齿孔有毛糙的,也有光洁的。1888年第二期发行的海关二次小龙邮票,开始使用新式打孔机打孔,齿孔光洁程度好,齿孔度数为11.5,又被称为“粗齿小龙”。

  在解放区邮票和新中国早期的邮票中,有许多邮票因为打孔技术不过关而出现了“毛齿”现象。这些特殊现象,亦是邮票辨伪的依据之一。

5、邮戳

    邮戳也是集邮者研究的收藏品之一。它的历史比邮票的历史更长。作伪者利用邮戳作伪可分为三种类型:

(1)去掉邮戳,用信销票冒充新票。将邮票上的邮戳全部洗去,然后重新出售,以牟取暴利。

(2)伪造假邮戳,用新票冒充信销票。用新票画上假邮戳伪造假信销票出售,从中牟利。

(3)用真邮戳盖假邮票。将杂志或纪念张上的邮票图案取下来,然后用真邮戳覆盖住邮票图案右下角的划角线,造成信销票的假象,欺骗集邮者。

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区使用的邮戳是不同的。自清代以来,我国先后使用过的邮戳千差万别,极为复杂,其中的差异,为利用邮戳辨别邮品的真伪提供了重要线索。

例如,存世仅1枚的“红印花小字当壹元”旧票,上面盖的是一种特殊的八卦戳 。经过研究鉴定该戳,从而确认该枚邮票是真品。

从1932年起,中华邮政局决定改用钉齿邮戳 。这种边线较深而带有尖锐钉齿邮戳,一经盖戳,邮票即被洞穿,目的是使邮票损毁,防止作伪。这样一来却使集邮者叫苦不迭,很难觅得品相好的信销票。

新中国各期使用的戳具形式有过许多次的变更,而且日戳的品种也趋向多样化。加盖方式也由单纯的手工向机械化发展。

用假邮戳加工的信销票赝品,常会暴露出一些马脚。例如,伪造的邮戳与当时当地使用的邮戳具年代或内容不符;假戳点线间距不匀,粗细不一,字体不规范;从邮票背面来看,没有钢制邮戳销票时在邮票上留下的凹痕,等等。

6、寄封

许多情况下,实寄封(片)的价值高于邮票本身,于是伪造的实寄封(片)赝品就大量出现了。实寄封(片)集邮票(或邮资图)、邮戳、文字及其他签条于一身,反映出的邮递过程信息很丰富,从而给鉴别邮品的真伪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一些重要的实寄封,可辨别所贴邮票的真伪,有时从所贴邮票和所盖邮戳亦能辨别封的真伪。

例如,1904年8月2日至6日,重庆曾出现过一种对剖邮票,但是很长时间,国内外许多著名的邮票目录都不收入这种重庆对剖票,指出这是臆造品、投机品。

产生怀疑和否定的主要原因在于,能够见到的重庆对剖票实寄封,几乎全部出自当年重庆海关的外籍人员之手,其中很多是自寄自收。由于当时清朝海关与邮局均为外国人把持,于是人们认为这是内部合伙作弊的产物,是并未对外公开发行过的对剖票。

直到1981年,集邮家孙君毅从集邮家王纪泽处发现了一件完全是由中国人寄收的重庆对剖票实寄封。迄今为止这是唯一一件用汉字书写的重庆对剖票实寄封,上面的日戳完全符合邮递日程,从而证实了重庆对剖票确实是经过邮政使用的,也就是说由实寄封的真实证实了所贴邮票的真实。

80年代后期,国内邮市上出现了大量伪造的区票实寄封、解放初期实寄封及文革票实寄封。一时赝品封成为抢手货,使不少集邮者上当受骗。这些伪造实寄封有以下特点:

(1)赝品解放区封所贴邮票大多是解放战争后期发行的。这些票存世量大,新票价格低廉。新中国票的赝品实寄封许多是用信销票补贴改造的,信封绝大多数是当时使用过的旧信封。

(2)许多用新票变造的解放区票实寄封,使用的邮戳是钢质真戳,原因是当年旧钢戳停用作废后,有少部分未上交或销毁处理,落入私人手中,结果被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去加工各种赝品。

(3)凡使用信销邮票变造的实寄封,邮票上的邮戳一般较完整,所缺的边缘部分邮戳,被作伪者在信封上用黑色墨水补画上去。但与邮票上的邮戳连接得不自然。

辨别这类改造实寄封,要仔细观察是否有邮票被补贴、邮戳被补盖补画现象。从邮戳的文字,邮票的邮资。信封的纸质、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分析,注意是否有异象。

此外,还发生了不少用假邮票伪造实寄封赝品和仿印邮资封片赝品的现象。作伪者利用初集邮者一般对实寄封片比较放心的心理,把假邮票贴到信封上,经过伪装再去兜售。邮资封片赝品则是动用现代照相制版技术和印刷机械大量加工出来的,辨别有一定难度。例如,“文革”期间曾发行过20枚一套的毛主席语录邮资封(编号12—1967至31—1967),到80年代末,这些邮资封已成为紧俏品。于是不法分子大量加工出全套的仿制品,在邮市上扩散。

1990年5月17日,邮电部原定发行一枚编号为JP22的“香港中银大厦落成纪念”邮资明信片,结果因邮资片的英文名称有误,被通知收回,取消发行,但是,仍有个别地方提前出售,使其流入一些人的手中。这种邮资明信片一时成为国内外集邮者争购的热门邮品,价格猛涨。仅过了半年时间,仿印的赝品就出笼了,而且至少有两种不同的假片在邮市上流通。

由于假片都是真片拍照后再制版印刷,所以图案没有真片清晰。放大镜下可以观察到文字网点零乱,部分笔划有残缺。与真品比较假片刷色偏红或偏蓝。所使用的纸张也存在差异,真片纸厚0.25毫米,有一种假片的纸厚仅0.21毫米。总之,对图案、刷色、纸质全面细致对比分析,就能够找到识破赝品伪装的钥匙。

7、票幅与票边

票幅是指单枚邮票的外廓尺寸,用横×直(mm)表示,单位是毫米。邮票目录一般都注明邮票的尺寸规格,多数是指票幅,也有一些特殊的邮票(如无齿邮票或齿孔有差异的邮票)则是指图幅(即图案尺寸)。这一点应在查阅邮票目录时注意。

  1988年发行的T.132“麋鹿”有齿邮票变造成单枚无齿邮票很难区别。唯一的办法就是认真测量标幅。该有齿邮票的规格为30×40(毫米),齿孔孔径为1毫米。因此凡横对边长大于29毫米或竖对边长大于39毫米的无齿邮票一般情况下是真品。而周边均等于或小于29×39毫米的,基本都是利用有齿票变造成的假无齿票。购买收藏无齿邮票,最好是带边或双连邮票。

  1989年初,在广州、上海、北京、青岛、南京等一些城市出现了几种台湾邮票小全张和小型张的赝品。辩认这些赝品可以从纸张、印刷、背胶等方面进行分析。例如:真票纸张厚实挺括,印刷精细,背胶微呈黄色,而赝品纸张发白、薄软。由于是复印加工的,画面颜色不纯,字迹有些模糊,假背胶见水后不粘。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法,这些赝品的外形尺寸均小于真票1-2毫米。

  邮品辩伪通过测量票幅发觉差异,显得比较直观、准确、方便。因此,了解掌握邮票的票幅数据,显得十分重要。

  票边,即全张邮票四周的边纸,上面通常印有一些特殊标记、图案、数字或符号。如:厂铭、发行当局名、邮票名称、图案名称、全张枚数、印刷或检验编号,以及对色标记、套色对位线、裁切控制线等等。各国在各时期这方面的内容不尽相同。

  边纸被称为“邮票的原始档案”。它上面真实记录的各种标记和数据,既是研究邮票的版式、印次、刷色等内容的重要资料,也是辨别邮票真伪的参考依据。

 

返回首页

Psend kept free because of these great sponsors.a..

Other Sponsors

electrical connectors, Mangosteen Juice, real estate short sale, Jupiter FL real estate,

Furniture Markdown

Great Deals on furniture - Free Shipping!
Discount Furniture
Daybeds
Metal Beds
Platform Beds
Futons

Y-Net Wireless Internet

Denver area high speed wireless privider.
Colorado High Speed Internet, Wireless Internet Denver, VOIP Denver CO, T1 provider Denver, Denver Wireless ISP , Denver Internet Access,

Dog House Technologies

Doghouse Techonologies is located in Tampa Bay FL and offer professional web design, ecommerce development and custom application design for the internet.
Tampa Bay Web Design, E-Commerce Web Design, Tampa Bay Search Engine Marketing, Tampa Web Hosting, Florida Web Design, Custom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